歡迎致電:
銷售一部:王經理 : 19939998319
張經理 : 19939998329
銷售二部:馬經理19939998394
張經理19939998395
我國鋼鐵產量連續17年位于世界前列,已經邁入世界鋼鐵大國行列,但在快速發展中也積累了大量的矛盾和問題,導致近兩年鋼材市場價格大幅下降,鋼鐵行業經濟效益急劇下滑。
在2014年(第三屆)高強度鋼筋及鋼結構用鋼推廣應用研討會上,專家指出,國務院頒發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中有關“發展綠色建材,推廣鋼結構建筑體系”已經得到全社會共識。因此,隨著未來鋼結構建筑比例的上升,用鋼量需求將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對鋼企來說是一個極具增長潛力的新興市場。
大力推廣綠色建筑
近日從國內首家鋼結構上市企業浙江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7月初,由河南杭蕭承建的河南中原黃金冶煉廠整體搬遷改造工程順利開始吊裝,該工程用鋼量為12000余噸。這僅僅是杭蕭鋼構眾多項目中的一個。以杭蕭鋼構為代表的鋼結構企業的快速發展,對始終陷在產能過剩泥潭中的鋼鐵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轉型的良好契機。
杭蕭鋼構總工程師方鴻強表示,鋼鐵企業與鋼結構企業從原料供應到技術創新,多層面“聯姻”,不僅有利于鋼結構企業加大綠色鋼結構建筑的推廣,而且對鋼企脫離產能過剩困局、完成轉型升級而言也是大有裨益,可謂是一種雙贏模式。
產品需求倒逼鋼企洗牌
最新消息顯示,杭蕭鋼構最新的“鋼管束組合結構住宅體系”已于近日申請專利。經過10余年在鋼結構住宅領域的辛勤耕耘,此次成功申請專利的“鋼管束組合結構住宅體系”,具備更為廣闊的市場前景,以及更大規模應用于商品房建設的可能性。
據方鴻強介紹,新的技術能進一步縮短鋼結構住宅的工期,降低成本,提升房屋的安全性能,在節能環保的同時帶來更優的居住體驗。該技術體系的廣泛應用將催生對鋼材的巨大需求,將對緩解鋼結構產能過剩起到關鍵的“補位”作用。
以鋼鐵產業為例,鋼結構建筑的大規模應用,將為解決我國鋼產能過剩提供新的出路。一方面,可以降低鋼鐵企業的生產加工技術要求,提高鋼錠、鋼坯軋制成材率;另一方面,在鋼結構建筑普及過程中,減少了對“螺紋鋼”這種在傳統混凝土建筑中十分常見的鋼制品的需求,這就倒逼鋼鐵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業務轉型,甚至以鋼結構建筑企業的需求為參照,提供“量身定制”的產品。
“我們對每一個細節,都有嚴格的工業化標準。”杭蕭鋼構董事長單銀木表示,“這對鋼鐵生產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以客戶為中心 鋼企轉型服務業
面對鋼結構產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認為,連年的產能過剩已經讓鋼企認識到,必須放下身段,直面市場,才能有活路。“尤其是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已經為我們所接受”。
近些年,隨著供求關系的變化,鋼鐵企業服務理念有了明顯變化,服務意識不斷增強。早在2013年下半年和2014年年初,杭蕭鋼構就分別和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等多家鋼鐵企業簽署鋼鐵年度合作協議,率先走出了一條“鋼鐵企業+鋼結構企業”上下游企業攜手的合作新路。
“鋼結構建筑對鋼材的需求相對個性化,我們不僅需要符合抗震要求的高強度鋼材,還需要特殊定制的鋼材來滿足產品的防腐、防火等性能需求。”單銀木表示,傳統的鋼材已經不能滿足鋼結構建筑的需求,只有雙方深入合作,精準對接,共同促進鋼鐵企業由生產商向服務商轉變,實現鋼鐵工業轉型升級,才是鋼企發展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