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致電:
銷售一部:王經理 : 19939998319
張經理 : 19939998329
銷售二部:馬經理19939998394
張經理19939998395
2013-07-02 09:30 編輯:薇薇 來源: 中國鋼鐵現貨網 字體: [大][中][小]
導讀:
今年以來,國內鋼企虧損有擴散的現象,特別是在鋼材價格持續數月的下跌行情當中,部分民營小鋼廠因為資金鏈斷裂而停產的現象也時有發生,但盡管如此,國內粗鋼產量依舊是居高難下,據中鋼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6月中旬全國粗鋼日產量216.4萬噸,增量0.8萬噸,旬環比增長0.37%。數據同時顯示,6月中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庫存量本旬末為1355.0萬噸,較上旬末增量70.3萬噸。在鋼廠逆市高產及需求進入季節性疲軟后,國內鋼企鋼鐵主業虧損或將繼續加大,但依舊無明顯減產保價的動向,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地方政府為虧損鋼企埋單,要求保持生產以提供足夠的利稅,背后行政手段支撐,背離市場規律,將極大限制國內鋼鐵業市場化發展。
隨著5月中下旬一批開始檢修的鋼廠紛紛完成檢修,粗鋼產量持續回升是必然的;此前市場傳言的鋼廠減產增多,僅為正常檢修而已,并不是鋼廠的主動限產,當前并無主動限產動力。靠鋼廠主動減產來穩定鋼價的愿望很難實現;與此同時,因為鋼貿虧損的原因,向鋼廠提貨減少,導致鋼廠內部庫存再次大幅回升。
目前進入鋼材傳統的消費淡季,需求釋放進一步放緩,從而使得價格下滑,鋼企的虧損加劇。然而鋼鐵產能仍不斷增高,在這我們就要思考一個問題,明明現在鋼鐵行業處在一種虧損狀態,理應減少生產才對,而且現在產能過剩問題嚴重,國家也在大力整改,優化產能,控制產量,可是為什么中國鋼鐵行業的產能為什么越控制反而越增加呢?我想回答這個問題,地方政府的官員們應該比分析師和專家更有發言權。政府在以補貼的形式幫助鋼鐵企業。對于產能過剩的鋼企來說,虧損并不是影響生產。
據消息稱,上市公司凌鋼股份在六月已經獲得了地方政府3.8億元的補貼資金,其實,凌鋼股份去年已經獲得5.05億元政府補貼并以此扭虧為盈,這在遍地虧損的鋼鐵行業并非孤例。經統計,在滬深兩市35家以鋼鐵作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中,僅去年1年,政府對于鋼鐵企業的財政補助總額即達到61.457億元,這一數目為2011年的兩倍,鋼企艱難,地放政府去年發放補貼各超60億元。
政府為什么愿意大量補貼呢,主要源于鋼企是地方的支柱企業,鋼企雖虧損嚴重但仍是地方重要的納稅戶,據朝陽市財政局透露,去年整個市的稅收為121億元,凌鋼在2012年向該市繳納的稅收總額也只有4.6億元,但仍是該市最大納稅戶。凌鋼獲得地方政府兜底并非個例。事實上,作為虧損大戶的鋼鐵企業近幾年以來都是政府財政的重點補貼對象。
鋼企獲得政府財政補貼的現象已不是什么稀罕事,未來至少5年內會呈現整體增加,因為鋼鐵企業對地方稅收及就業有較大功能。這對于正在推進的全行業淘汰落后產能、過剩產能戰略來說,不是個好現象。鋼企虧損,政府通過財政補貼的形式來為企業輸血的現象普遍存在。但完全靠政府補貼,對于正在推進的淘汰落后產能的鋼企來說,也不是長遠之計。
就目前情況來看,鋼市的供需矛盾仍是困擾著鋼價上漲的重要因素。據匯豐銀行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中國制造業PMI終值為48.2,6月該指數48.3的初值已創九個月最低水平。其中新出口訂單量降幅為2009年3月以來最大。6月份鋼鐵流通業PMI景氣指數也已連續兩個月處于收縮區間,下游需求低迷,整體訂單較弱,顯示鋼鐵行業下游需求疲勢進一步加劇。
對于當前鋼市而言,市場的筑底過程仍在延續,未來估計還將是震蕩的格局。在供大于求的市場行情下,鋼鐵行業轉型、結構調整升級,進一步適應市場的需求等變化迫在眉睫。目前整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要堅決大力推進兼并重組,解決鋼鐵“零利潤”的狀態。